首页 > 新闻 > 学会动态 > 专委会 > 内容详情

第六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论坛在西安开幕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发布时间:2024-06-04

  2024年5月30日,恰逢“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第六届“清洁能源发展与消纳”论坛在西安开幕,论坛以“阳光之路,新质发展”为主题。本届论坛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庆祝成立9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主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电力信息化、电力储能、人工智能、海上风电技术、新型电力系统风险控制与安全评估、电力市场、风力与潮汐发电、氢能技术、太阳能热发电和新能源并网与运行等十一个专委会联合主办。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青海省电力公司、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和电网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

会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邱爱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线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管晓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郭剑波,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王金南(线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西北分部主任、党委书记李永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映尚,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俞克群,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董昱,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张薛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总经理吴杏平,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董事、总经理钟建英,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原副主任胡红升,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建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副主任范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副主任王轶禹,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向红伟,国网青海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张节潭,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季宏亮,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季斌炜,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郭琦,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周建平,以及来自政府机构、电力企业、高等院校、制造厂商、新闻媒体的40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郭剑波,李永莱分别致开幕辞和欢迎辞。

  郭剑波院士在开幕致辞中指出,4月23日召开的党中央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消纳,是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在能源领域打造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西北地区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排头兵,是我国首个新能源为发电装机为主体电源的区域电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科技创新和政策机制创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作为能源电力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之一,将聚焦新能源发展挑战,通过研究与合作促进跨领域交流,共谋绿色低碳未来。

郭剑波院士致开幕辞

  李永莱在欢迎致辞中首先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院士及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他指出,国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全力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落实党中央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西北电力新篇章,国网西北分部立足区域定位,加强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管控、稳定分析、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搭建西北科技创新平台,推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精准测算新能源消纳能力,推进基础性、前瞻性、“卡脖子”技术攻关,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西北新型电力系统方面“当标杆”“站排头”。

李永莱致欢迎辞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由郭剑波院士主持,特邀薛禹胜院士(线上),邱爱慈院士,管晓宏院士,王金南院士(线上),刘映尚副总工程师,董昱主任,范越副主任等院士专家作报告。

  薛禹胜院士在《因果驱动与语言驱动在复杂系统研究中的互补性》报告中指出,新型能源供应体系要求新型电力系统能自适应地支撑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整体还原论(WRT)能够精确揭示确定性模型的行为机制,但模型及场景为主观设定,无法应对高维不确定性。为此,报告提出了由WRT和符号预训练(SPT)构成的研究高维不确定系统的两层框架,应用时,将实际场景与预决策表匹配后实施。该框架有望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自适应调控。

薛禹胜院士作报告(线上)

  邱爱慈院士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防御问题的思考》报告中提到,新型电力系统面临内部和外部双重安全风险。报告介绍了大电网和配电系统的内部电力电量平衡风险,以及新型配电系统安全风险抵御措施。报告还指出,应对极端事件带来的外部风险,尤其需关注电磁脉冲攻击,应统筹国家、技术、平台与应用,开展强电磁脉冲攻击风险抵御研究。

邱爱慈院士作报告

  管晓宏院士在《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报告中表示,构建市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对于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保证系统经济性至关重要。报告系统介绍了榆林科创新城零碳智慧能源站以“氢能+多能源优化”的创新结构与范式,展望了未来零碳园区、工业能源系统和算力数据中心等多种产业应用场景。报告指出,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将深度改变能源结构,为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供零碳能源,实现以绿色、分布、市场为标志的能源革命。

管晓宏院士作报告

  王金南院士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投资成本与技术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将促使绿色低碳产业及技术投资的快速增长,预计2020-2050年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投资预计将超过130万亿美元。中国既是目前碳排放大国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国。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是国际上排放压力最大、中和降幅最快、转型任务最重、投入成本最高的复杂系统工程,预计到2050年中国以能源绿色转型的产业投资将超过150万亿元。报告提出电气化与智慧电网、光伏和风能发电、氢能、CCUS等负碳技术领域投资预计将占全球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总投资的70%以上。

王金南院士作报告(线上)

  刘映尚在《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体系的探索和实践》报告中表示,新能源占比正在快速增长,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需要高度关注。报告从系统运行条件、运行方式、稳定特性、控制对象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南方电网在安全稳定控制体系建设方面的实践。报告指出,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的可靠供应,需要进一步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水平,持续构建鲁棒性强、更灵活、更实时、更智能、更精准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体系。

刘映尚作报告

  董昱在《关于新能源发展和调度运行的思考》报告中立足电力系统运行,阐述了新能源未来发展形势、带来的问题和工作建议。报告指出,国网经营区的新能源装机预计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4亿千瓦和20亿千瓦。随着新能源占比的进一步提高和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系统平衡错配风险、运行控制难度增加。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电网公司将认真贯彻党中央能源转型战略,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基础上,全力服务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效利用。

董昱作报告

  范越在《新型电力系统平衡与安全稳定关键技术初探》报告中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迫切需要。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增长,当前“双碳”目标达成形势喜人,挑战不小。报告从平衡视角下的电力系统、随机视角下的风光配比、适配视角下的储能规划、传输能力视角下的网架重构、鲁棒视角下的变流技术和开断视角下短路控制的六个方面介绍了西北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的技术探索。

范越作报告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南瑞集团系统保护实验室主任薛峰主持,邀请清华大学梅生伟教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周建平,东北电力大学穆钢教授,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渝,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钟建英,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为群等6位专家作主旨报告。

薛峰主持

  梅生伟在《深地盐穴储氢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展望》报告中从政策、技术、产业链发展以及战略意义方面介绍了氢储能技术发展。报告指出,大容量、长周期的储氢技术是国家需求,盐穴等地质储氢在成本、规模和存储周期上优势显著,是解决氢能规模化、长周期存储问题的有效手段。报告系统介绍了大规模盐穴储氢技术的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分析其中关键技术研究,并解析了盐穴储氢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展望了盐穴储氢技术对能源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

梅生伟作报告

  周建平在《面向长时储能的流域水电发展展望》报告中指出,在能源低碳转型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亟需规模储能与灵活调节资源。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具有规模大、能存储、可调节、灵活性等特点,要积极推进水风光储一体化开发规划,加快资源配置,加强一体化基地联合出力过程的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流域风光储一体化基地规划运行技术标准和源网协调运行调度技术标准,确保达成成本合理分摊和投资合理回报。

周建平作报告

  穆钢在《多类型不可调节功率波形的综合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报告中提到,大规模风电场群功率的汇聚效应是典型的波形空间综合问题。报告从随机事件到随机过程、波形的分析与综合、大规模风电功率波形的综合及其演变、多不可调节功率波形的综合及其演变等四个方面,揭示了风电场群功率汇聚的机理及其时空演变特性。报告指出,研究多类不可调节功率波形综合问题,既可以认清调节能力平衡追踪的运行目标,又可以精准挖掘多波形耦合带来的节约调节能力的潜力。

穆钢作报告

  李渝在《新型储能在新疆电网调控应用的实践与思考》报告中表示,在新能源的高速发展下,新疆电网将由单一的促进新能源消纳向多元化综合效益发挥转变。报告分享了新疆电网的能源资源禀赋、电网概况、储能运行情况及储能全过程精细化调控实践,介绍了促进新能源实施储能调度全过程的五项精细化核心技术。报告指出,新疆电网将在建模和主动支撑策略、“储-源”和站群协同控制策略、储能市场机制建设、多元混合储能模式四个方向进一步探索与发展。(国网新疆电力调控中心党总支书记常喜强代为现场报告)

常喜强代李渝作报告

  钟建英在《柔性数智一体化电化学储能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报告中强调了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的机遇和电化学储能的主导地位,提出了新型电力系统下柔性数智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介绍了新型绿储能装备。报告指出,以安全可靠为第一需求,从提升经济性和匹配多样性两方面统筹规划,在政策补贴、市场内驱外需以及技术竞争的格局下,持续提升设备本征安全,提出具有高适应性的解决方案,挖掘多维数据价值,建设源网荷储全场景应用生态体系。

钟建英作报告

  刘为群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支撑技术探索与实践》报告中指出,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新能源占比加大,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相关矛盾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寻找出合适可行的解决方案。报告提出以三道防线、构网技术、快速功率控制以及调度优化控制为主线,保障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整体解决方案,介绍了各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工程应用实践。报告指出为应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挑战,应继续拓展传统稳定控制技术与新型关键技术研究。

刘为群作报告

  论坛得到《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分布式能源》和《电网与清洁能源》的大力支持。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西北信息报、中国电力报等新闻媒体对论坛进行了跟踪报道。

   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会,会议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和时代发展脉搏,在两天的活动中共安排7个特邀报告,6个主旨报告,4场分论坛(55个专题报告)。与会的院士、专家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开展了广泛热烈的交流讨论。